序言作为极之美的(前任)新媒体运营,在极之美包船出发北极点的最后一刻,我被通知,作为极之美北极点之行领队之一,“收拾行李,上船!”第一站·兴奋兴奋是我对这次北极之行伊始最直接的感受。
7月20日出发当天,北京下起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一场大雨,航班在延误了近2个小时后终于起飞。
经过7个小时的飞机再加上1小时的汽车入驻酒店,饥肠辘辘的我们奔向餐厅。
之前盛传俄罗斯战斗名族的饮食名不虚传,入住的酒店头天晚上便吃到了“西红柿凉拌饺子皮儿”这样的黑暗料理,不过味道还不错!
(被盛最多的便是美味的“西红柿凉拌饺子皮儿”,它旁边的是“豆腐皮熏肉拌香菜”。)第二天一早率先拜访了曾排名世界第九的莫斯科大学,旅途的劳顿并没有让我们在此过多驻足,在游览完新圣女公墓以及新圣女修道院后。车便开往此行最重要的一站:莫斯科红场
(新圣女修道院教堂内的圣像壁)从北京到莫斯科,时差5个小时,飞行时间7个小时。时差加上飞机里的憋屈让我们的莫斯科红场游览变得有些兴奋不堪,带着玩笑一样的心态拍出来这张照片↓:
看到俄罗斯红场的瓦西里大教堂的屋顶,第一反应就是“好吃的巧克力”,我们把它当巧克力一样的吃掉!瓦西里大教堂为纪念伊凡四世战胜喀山汗国而建,旷世绝伦的美丽是世人赋予这座大教堂最高的评价。为了保证不再出现同样美丽的教堂,伊凡大帝残酷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他也因此得来“恐怖沙皇”的罪名。俄罗斯纬度高气温冷,盛夏也不过20多度,以莫斯科为例,难捱的冬季平均为零下20度左右,所以在这堪称黑暗料理的王国,有两样美食堪称世界一流:巧克力和冰淇淋。
一块纯正的巧克力,由于它含有天然的可可脂,可可脂的溶化温度跟人的体温是一样的,所以巧克力在口中慢慢溶化,给你带来很美妙的感受。
在这里,我吃到的所有巧克力,都有这样一般丝滑的感受。最好吃的莫过于“50年胜利号”上发放的晚安巧克力,每晚一块,回味无穷不能自拔。下定决心,此生即便为了吃巧克力,也要再去一趟俄罗斯。
(在船上每晚都会给一块助眠巧克力,超越所有我能想到的词汇来形容的美味。)
(红场入口全览)
(广场中央,有一个散落硬币的池子,我默默许了个愿望便扔进一枚一元人民币。导游讲解后才得知,这个建筑是莫斯科古时所有道路的起始点,硬币若有幸扔进洞中便意味着你与莫斯科有缘,他日将再来到访。)在红场不长的时光中,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莫斯科这个出名“慢节奏”国家。
这里的道路总是被汽车的拥堵所充斥,却听不见汽车鸣笛的声音。
一些小型路口虽没有设立红绿灯,但经过的车辆都会自觉的停下来等待行人经过后再驶离路口。
(这位地下道拉手风琴的青年并不是为了卖艺,仅仅单纯凭借兴趣爱好为大家演奏)
(在红场道路中央,摆上一盘国际象棋,跳出喧嚣与路人的目光,进行灵魂的博弈)
(欧式建筑与现代气息完美交融)
(红场道路的尽头、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正前方,矗立着被誉为苏联军神的朱可夫元帅雕像)
(长得像瓷娃娃一样的俄罗斯小姑娘)
(无名烈士墓建成于年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墓前有一个凸型五角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无名烈士墓的圣火永不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火炬前方青色大理石地面上镌刻着一行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时光匆匆,结束了莫斯科红场的游览,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个地点:二战纪念碑
(高.8米的纪念碑意味着参战各国经过7天(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二战胜利。底座有一组雕像,英勇的格奥尔基骑士用利剑奋力砍下邪恶怪兽的头,象征着法西斯的灭亡,二战的胜利。)
在游览完的卫国战争纪念馆门口后,我所在的组内一行人留下了这样一张别样的合影。最左边空白的位置,原本是我自己,经过一天的游览,大家都已疲惫不堪。在二战胜利纪念碑前,坐在台阶上望着天空,仿佛时间凝滞一般,在忙碌的生活中将自己抽离出来。希望这样的感觉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蓝天、白云、广场,我们便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间内,相遇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晚饭后赶到莫斯科机场飞往摩尔曼斯克。
上帝是公平的,它让你有多少付出就会收获多少回报,在极昼的余晖下,凌晨4点的摩尔曼斯克很温暖,洗刷了一天的疲惫。
在摩尔曼斯克醒来后,便要踏上北极点的征途了。第二站·登船清晨,摩尔曼斯克。早餐后从酒店出发直接奔向摩尔曼斯克军港,准备登船。
(因为摩尔曼斯克特殊的维度,所以很多建筑都可以被冠名为“最北端的”比如照片中出现的“世界最北的麦当劳”以及“住在世界上最北端的胖胖”)
说是准备登船,是因为,我们要乘坐的50年胜利号,隶属俄罗斯军方。上船之前,俄方核动力管理局会派人核对身份信息,船体所在的军港内,为了防止核设备泄露,也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也只能在进入警戒区之前,拍摄到这张远方的船体照片。
(进入关卡前从远方眺望50年胜利号)
虽说俄国机场办事效率实在不高,和《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有一拼。但是军方在个人信息核对方面还是很快的。带着兴奋登船后,凭借护照和预定的信息迅速领到了自己房间的钥匙。
(推开房门,明媚的午后阳光映入房间,窗外海风吹来,感受到只有在此地才能享受的宁静。注意观察桌子上,钥匙还是黄铜质地的,很压手。船方特意准备了探险日记和杯子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凑近窗前,你有多久没有看到蓝色的海了?)
(脑袋凑出窗外拍得了这张照片,因为是军港,所以还会停泊军舰,在回程时候我们赶上了俄国海军军演,还拍到了核潜艇,这是后话。)
(“50年胜利号”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设。于05年建设,07年投入使用。虽然后来加入了现代化设备,但是一切还都保留着复古的感觉。就像这部崭新的拨盘电话熟悉、并且亲切。)
换完衣服出门溜达溜达,一下午的时光足够我们熟悉这艘核动力大船啦。
(漫步在阳光照耀一侧的船舷,橘红色的大船与海水、阳光融为一体)
船体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登船层、甲板层、1层、2层、以及顶层,上下船在最下方的登船层,甲板层可抵达船头船尾观看破冰、碎冰以及乘坐直升机。1层为住宿客房、2层有图书馆24小时提供咖啡热巧克力以及每天下午的甜点、图书馆对面的小酒吧是每天晚上人们过来畅饮的地方。顶层便是驾驶舱了,由于船体驶离港口需要复杂精密的操作、故首日和最后一日驾驶舱不对外开放。
(跑到顶层在船尾拍下未来我们要乘坐的MI-2型直升机,以后的推送里会带来视频哦~)
船上时间统一再向前调2个小时,这样与北京时间整差了7小时整了。在船上熟悉了一下午,我们也饿了。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注重吃的年代,伙食方面大家还是很满意的。根据大数据统计,每位登船的客人在经过11天的行程后,平均体重会上涨2KG。
可能是船上开放式自助以及期间2次露天烧烤吃的太好了,笑哭脸~除了早餐较为固定之外,午餐和晚餐拥有3道自助主食挑选、以及海鲜、肉食、蔬菜主材点选外加水果蔬菜沙拉自助。饭后配有冰淇淋甜点,再加上每天下午16:30图书馆供应的蛋糕,怪不得容易吃胖呢~
(因为健身的缘故,我以低热量、高蛋白、少碳水的清单饮食为主,离船后经过测量比上船前体重降低了4KG整。)
船在晚间驶离港口,在这个最大的不冻港,我看到了今生最难忘的晚霞,因为地理特殊原因、我们已经触到极昼的边缘。在一小时内太阳从海平面降下去又升起来,与此同时同一时间内,月亮也在我们船右舷不肯离去,日月同辉的景象如此的美妙。
这世间绝世无双的美景,竟来得如此突然,不经意间便与大家邂逅了。
(日落时、天空在残留着晚霞,太阳带走最后一丝红色的余光)
(不出一小时、便迎来了海平面的日出,太阳带着红色的朝霞从海平面下喷薄而出、不由得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此时已经是船上时间23:00了,月亮与刚刚升起的太阳一同做伴。我们也将调整作息回房休息,明早醒来后,我们便脱离卫星信号覆盖的极限距离,与世隔绝。有一些不安,同时也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带着困意,睡去了。第三站·向前航行!横跨巴伦支海,不适应航海的我,出现了小幅度的晕船现象。说是晕船,其实就是感觉走路有微微晃动的感觉,走路仿佛如喝醉般打晃,却又清醒。幸好船上的活动安排丰富有趣,充分分散了我们的精力。一大早便安排发放冲锋衣和登陆靴,这让大家在后面的安全演习都显得格外兴奋。
(演习时候俄方船员,图片来自船方摄影师:安东尼·史密斯)
关于登陆靴和冲锋衣。冲锋衣为探险队船方提供,防风防水性能极好。经过实际测试,在雨天的海面上,豆大的雨点落在冲锋衣的外层凝结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只需一抖,水滴便自然滑落。手腕处有个延伸出来保暖的内衬,服装内侧还有一个可以测量体温的温度贴,十分贴心的设计,离船时这件冲锋衣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冲锋衣外观,NorthPole的标志清晰可见,带回国后,喜欢滑雪的伙伴们未来可以当做滑雪服啦)
(内衬拉锁处有一个测量体温的体温贴,真是处处尽显高端)
下图中黑色像雨鞋一样的便是登陆靴了,这是一种防水性极强并且脚踝处质地柔软的好靴子,鞋头有防砸设计,倒棱形状的鞋底抓地力强。成为日后我们登陆岛屿、北极点探险时的得力助手。可惜下船时要交还给船方。
(大家换靴子时忙的不亦乐乎的场景。图片来自船方摄影师:安东尼·史密斯)
当晚,船方安排举办了船长见面鸡尾酒会,大家盛装出席。面对隆重的鸡尾酒会,我开始还显得有些拘谨,但随着船长的登场以及大家热情的招呼,很快便融入其中了。
(像大部分航海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船长的眼神总是深邃且充满睿智。)
(50年胜利号船长以及船方工作人员们)
从今天开始我们便正式进入“与世隔绝”的状态,没有信号、没有网络。当人们脱离了网络的世界后,一开始还会有不习惯,但逐渐的我们开始变得彼此坦诚、易于沟通。大家最爱做的就是你带着故事、我带着酒,相聚在图书馆和酒吧谈天说地,交换着彼此的人生趣事。
(夜晚的到来并没有给予这个世界黑暗,反之让我们欣赏到一种别样的美丽)
进入极昼范围内,黑夜开始离我们远去,伴随着日光和轻轻摇晃,在这个“夜晚”人们睡得更加香甜。
(伴着美酒与故事、我们正式踏上了北极之旅)登陆日,法兰士约瑟夫群岛!
今天,便是期待已久的登陆日!
上午,外方探险队针对登陆召开了一个说明会。大致内容印象中有以下几点:1.登陆乘坐冲锋艇,需在可见度良好的天气下进行;2.救生衣为登陆必备,必须穿上;3.北极生态环境脆弱,切勿丢弃任何垃圾,如果有急需可安排随时回到船上;4.见到北极熊是大家都所盼望的,但是北极熊也属于凶猛的食肉动物,法兰士约瑟夫群岛为北极熊捕食区域,如果熊出没便无法在此地区登陆;
以及乘坐冲锋艇一些注意事项等。
驾驶舱在今日开放了,好奇的我们进入驾驶舱兴奋的看着俄方船员操作这艘核动力巨轮。
透过舷窗,海面上的一切清晰可见。
(船长通过航线图在精确校正我们这次的航线)
(随着每日航线的进展,航线图也会随着记录且变化)
(电子定位系统时刻提醒着我们此时此刻所处的经纬度,为了保证准确性,这样的定位系统船上不止一个)
(雷达扫面显示为附近冰盖区域,此图拍摄为后期进入冰区后,故冰层显示较多。)
经过接近一天的航行后,我们于傍晚到达了法兰士约瑟夫群岛的RubiniRock,由于地势险峻再加上气候因素,使得这个岩石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鸟类。
(远瞰图)
(补一张近照)
待到晚上雾霾散尽,令人激动的消息到来了,我们要准备登岛了!
登陆之前先由外方探险队作为先头部队登岛考察,确认岛上安全后便安排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登岛。
(因为已接近21点,外方为了抓紧时间不耽误大家的休息,加快先前打探节奏,说实话看上去还是挺替探险队员安全担心的)
(我乘坐一号冲锋艇,第一个上船,作为领队看大家一脸兴奋的同时,我满眼里充满了警觉,所以在照片里显得“一脸忧愁”)
果不其然,我的预感还是比较准的。刚刚走下冲锋艇便有了发现,在距离一号冲锋艇右侧不到20米的位置,一头海象妈妈带着它的宝宝游过海岸,着简直太激动人心了!确认过后海象对我们无害后,我们蹲下身子,尽量保持安静。其实野生动物都是很胆小的,害怕看见其他类似人类一样的“特殊种群”进入到自己的领地范围,连北极熊都会确认安全后,才走出自己的“安全区”。
岛上为俄方废弃科考站,但现在还有人烟居住,目前存留一个对外开放的邮局。但令我们流连的是岛上美丽的植被、小溪、湖泊、以及眺望远方时那沉浸其中的祥和感。
(爬到小山顶,一次回眸,我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些植被长得很慢,登陆的人都小心翼翼的呵护它们尽量不踩到)
(这张照片拍摄自最后大家回船之前,一个个鲜艳的背影意味着久久不愿离去的我们对此地的留恋,我们追寻的诗和远方,就在现在,就在眼前。)
(今日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带着不舍,也带着期待,回到船上。)
虽然带着不舍离开,但明天即将进入冰区,更美丽的景色和更精彩的旅途在等着我们。第四站·进入冰区“浮冰包围了我们的四周,它被碾碎的声音如同魔鬼般的呐喊”—SamuelTaylorColeridge的《古代水手的诗韵》
短暂告别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后,第二天一醒来,窗外白茫茫的一片提醒我们已驶入冰区了。
对于爱睡觉的人们来说,起床可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可在北极,叫醒人们的不是梦想,而是北极熊!这是我们进入北极区域以来,遇到的第一只北极熊!广播提醒我们在船尾左舷发现熊出没后,大家纷纷跑出来好奇的观看。我们彼此保持默不作声,害怕打扰了这位熊先生(野生动物都是很胆小的,他们听到巨大噪音或者看到令他们警觉的动物会本能的先逃跑)。
(从方向上看,这只北极熊大概是要去我们昨晚登陆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减少,使得大量北极熊失去了捕食海豹的平台,因此他们不得不以鸟类、鸟蛋作为食物,故有大量鸟类繁衍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就成了北极熊在夏天进食的绝佳场所了。)
(船上的动物学家表示这只公熊大约4岁,凭借天生的嗅觉在寻找食物,懵懂的它对我们的到来未感到过于害怕)
(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它想要从一块浮冰跃到另一块浮冰上去,准备了很久,开始要跳跃了!此组图来自极友刘航先生)
(脑海中迅速联想到某体育品牌LOGO以及名车LOGO)
(肥萌的北极熊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众望所归的拍水里了,笑哭脸)
熊先生要去找它的食物,我们也还有探访北极点的任务,不得不就此告别。昨晚登陆后大家睡的较晚,餐厅贴心的为我们推迟了早餐时间。
(早餐特地选了俄罗斯特色像鸡蛋羹一样的奶酪+巧克力谷物,天冷了以后身体不由自主地希望多摄取高热量。)
刚刚进入冰区不久,冰盖还无法连接到一起,随着向北极点挺进冰盖逐渐扩大,冰层的厚度也逐渐加强。受温室效应影响,目前北极的冰盖已经远没有当年厚了,即便是北极点附近区域目测约2米~3米厚。
(船外的温度比我想象的要高,大约为1℃,随着继续北上行驶,温度略有降低)
船体在破冰时有何感觉?就个人感受来讲,仅感受到微微的震动,伴随着这样的震动,反而更加容易入睡。
再补两张驾驶舱的照片
(驾驶舱为乘客准备了方便观察的高端望远镜,乘客和观察员若有发现动物出没都会第一时间告知船方并广播通知大家)
(此处便是舵手的位置了,原来船长是不用亲自开船的)
冰如此之蓝是因为在上千年的冰冻过程中,冰层内部过滤出杂质以及气泡。高密度的冰透过大海的折射变得通透、湛蓝。在户外,用镜头捕捉到一直飞过的海鸟。
当天的重头戏,要数晚上的“海神波塞冬欢迎仪式了”在古希腊神话中,波塞冬是大海的君主,掌管着世间海洋和所有的湖泊,手持三叉戟,庇护着海洋里所有的生灵。故我们要通过他守卫的这一段最困难的领地时,也要举行一个祈求他保佑的仪式。
(外方扮演波塞冬对我们进行欢迎仪式过后,象征性的发给我们一把“打开海洋之门的钥匙”)
仪式完毕后,大家露天烧烤玩的很开心,吃的也很饱。满足的一天就要过去了,如果明天大雾散去天空放晴,就可以乘坐直升机巡航啦!
(在这个发现北极熊的日子里,大家都很开心。同时心里也期待着明天。)第五站·直升机巡航“我们不能停止探险,探险的最重点是回到我们出发的原点并重新认识它”—T.S.艾略特今早醒来雾已散尽,晴空万里,这正是个适合直升机飞行的好天气。随手拍来的照片,天空中星芒效果十分明显,极昼时太阳便没有了“日出东方,夕阳西下”,而是围绕着船体做顺时针轨迹的运动,每天睁眼醒来阳光与我们同在,深夜凌晨外面也依旧晴朗的感觉非常奇特。
(因为臭氧层空洞的存在,北极的紫外线强度非常大,不一会,便会晒黑。)
今天是上船第5天,浮冰逐渐也变厚。船将冰面破开,在船两侧把浮冰压开并绽放出冰花,深蓝与浅蓝互相结合并绽放开出炫丽的冰花朵,这转瞬即逝的美丽以至于让我忘记了寒冷的存在。
来到船尾的停机坪,风力突然加大。即使是飞机降落的状态下也依然可以感受到螺旋桨转动带来的“威力”。直升机可以允许每次有5名乘客乘坐,由于飞机起飞时候风力过大,停机坪附近是不允许停留和拍照的,我在这短短的间隙迅速留下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直升机内部噪音很大需要带上耳麦隔绝声噪音,对于飞机内部还是很好奇的,但令我更好奇的是窗外正在航行的破冰船。
“50年胜利号”破冰过程婉如热刀切黄油一般
视频:
图片:
时光荏苒,人们都在盼望着明天将到达北极点。到底,地球的顶端,世界之巅是什么模样呢?第六站·世界之巅“人们永远无法真正将地球踩在脚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戴冰导演,于北极破冰之旅分享上的发言北极的美,在于冰,在于雪,在于一篇洁白之中,浸透了一片蔚蓝。在抵达北极点当天早晨,人们早早的醒来期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世界上仅有万人抵达过北极点,相对于72亿人口来说,这个数字微乎其微。抱着如此兴奋的心情,大家早早的便来到甲板等待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根据GPS显示,我们距离北极点仅有5.4KM了)
(舵手在小心的操作这条钢铁巨轮,很可能稍微多一个角度,我们便与北极点擦肩而过)
(此次的航线图,有趣的是,此时此刻我们与北京处于同一经度东经°)
终于,我们于7月27日早晨7:57分(船上时间)抵达北极点,世界之巅。这一值得庆祝的时刻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举杯相庆已不足以表达我们内心的喜悦。登陆,成为了大家盼望许久的期待。
(此次抵达北极点人员大合影)
每年,在抵达北极点之后,大家会手拉手静默一分钟,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热爱。对那些活着的、逝去的、美好的万物表达最真诚的祝福。大家情不自禁的高声呼喊“我爱你!中国!”随后,大家肩并着肩围绕着向极点迈进,每迈出一步可能便横跨一个维度,绕行一圈,便环游了一个世界。
(呐喊欢呼的我们)
若抵达北极点,还不能称之为勇士的话,接下来真正的勇士便要登场了!
北极点冰泳!外方探险队特意准备了这个环节,来激励那些喜欢挑战自我,喜欢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珍贵回忆的人们。
(冰泳后,伏特加来暖身)
(大家兴奋的等待着冰泳)
(冰泳开始啦!)
陆陆续续的勇士们成功挑战了自我,根据游完上来的人描述,冰泳的感觉就是:刺骨的麻。而在北极点冰泳,“勇士”这一称呼便变得更加贴切。
另一边,没有参加冰泳的队员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世界之巅,愉悦的气氛带动着大家的心情一起起舞。
(持枪警戒的探险队员也被这气氛感染露出微笑)
(大家尽情欢笑、玩耍,快乐成为此时此刻的主题)
(离家km,但我们并不孤单)
今天过后,就要返程了,回程道路上再路过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还会有一次登录。至此,行程过半。不希望离别那一天的到来。
美好与你同在,与北极点同在。
“这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次旅行,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舍的话。那就是你们,这些陪我一路同行的人们”——贺梦惟
终点站·再见了!北极点!
北极冰海,一个刚刚离开便会思念的地方。那里曾寄托着我们的梦,现在存留着我们的欢笑。
世界之巅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点,而成为我今生要再次抵达的一个归属之地。所有对大自然的梦想在这里凝结,所有保留在人们彼此心底的赤诚也在这里汇聚。即便带着不舍,也要面对离别的心酸,再见了,北极点!
离开了北极点,一路向南,经历2天的航行,我们回到了法兰式约瑟夫地群岛,进行回到摩尔曼斯克前的最后一次登陆。
美好的事物总是喜忧参半的,我们要登陆的岛屿因为北极熊在寻觅食物而改为巡航。值得兴奋的是,若乘坐冲锋艇观测北极熊的话,它可能离我们仅有不到50米的距离。
穿好装备,登艇!巡航一开始,我们遇到了那头让我们又爱又恨的“白胖子”
又遇到了“意外之喜”
还遇到了漂浮在海上的“纯净之蓝”
最终遇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看海天一线的样子,仿佛是你与世界初遇的模样。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待阅尽沧海,待阅尽悲欢,方知返。归途,也存在着惊喜。当我们离开法兰式约瑟夫地,路上遇到约高30米的大片冰盖,如此美景,怎能错过,直升机再次起飞!
远处看到巨大的冰体从冰盖上脱落摔向水面迸发出巨大能量被震撼的同时,也对此深深感到恐惧,随着现在温室效应的加剧,北极越来越多的冰川溶解,全球海平面上涨,我国南方夏季已深受洪涝灾害影响,倘若北极冰川持续融化,那么情况将继续恶化,节碳减排,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乎我们未来存亡的重中之重。
(冰块就是从裂缝中断裂落入海中的)
(冰块落入海中的场景)
离开巨大的冰盖,驶向人间。随着逐渐南行,夕阳也逐渐向我们走来。在这最后的时刻,度过的每一秒,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带着不舍。
黑夜也慢慢的在向我们靠拢。临下船的最后一天,随手用手机拍得的照片。
重回人间后,也经他人推荐体验了一把莫斯科的地铁。这里的地铁还残留着古时候的气息,防空洞一般的建筑,绿皮车辆在轨道上穿梭发出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都在提醒着我们与“过去”仅有着时间的差距,而非空间的阻隔。
明日,我们也将回到北京,回到家人的身旁。
至此,我们的北极之行也结束了。若要说北极的美,那真是说上日夜也说不完。若要说此次北极之行的感受,那应该便是: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大家都摘掉了伪装自己的面具。彼此坦诚相待,吐露心扉。封闭的空间让我们每个人彼此熟悉,也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与自己沟通,寻找自己。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安静的对话了?如果不能以眼泪作为离别的陪衬,那么就用微笑来代替吧!感谢遇到你们!我的生命才变得如此精彩!
完
极之美18-19年系列
年:世界之巅·北极点破冰之旅
年:探秘北极·三岛漫游记
年:96小时极速挑战北极点
贺梦惟赞赏
长按包食宿微信客服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ngxingpeng.com/whggx/10336.html